在路上
类别:个人日记
评论(0) 浏览
(744)
2006/12/30
[转载]
在路上。。。
很欣赏这句口号式的话。应该说,“在路上!”是最能表达60年代美国崇尚个人自由时代“垮掉的一代”的世界观了。颓废与理想之间其实只有一线之差。
在路上,意味着放弃对众人眼光的依赖,反抗一切社会强加的压力,回到生存的本质吧。在我们的时代,“在路上”代表的是那么一种刻骨却又飘渺的情绪:它介于中国古代隐士因个人境界太高、强烈要求脱离主流社会的遁世观点和美国垮掉一代因为年少、底蕴不足而迷茫导向浅薄放荡的思想之间。
我们这代人,在没有脱离“上下5000年”里专制统治覆盖大多数时间的阴影下,经历了一些(现在看来颇具古典气质)革命时代思想的教育,也领略了一些西方思想的冲击,并且深深为物质生活无坚不摧的锐利所折服。所以中国的诗人都死了,而演员和电影工作者还活着,他们孜孜不倦地教会我们怎样去演戏。
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到清贫地清醒的。想来想去,愤怒必然是愤怒的,但也只有主动地融入这个社会,接受取得丰富物质生活时必须忍受的现代型压力。糟糕的是,只有压力是现代式的,我们自己一点都没有真的现代了。在生活里,思维层次的强权和暴力其实始终还是象秦朝一样猛烈。
对于生存本身来说,唯有自由是最真实的。我不反对也不赞成垮掉的一代那种比较“IN”地堕落的生活方式—对于咱们中国这两年涌现出来的因为先饱了、先胖了,大量过度释放 “青春”和“过期青春”的人们来说,萨尔等的堕落只是浅表堕落。
我不能否认,我本质里是个没信仰的人。唯一可以安慰我的,只有这句话:我,在路上。也许身体必须劳顿,思想却应该高飞。不能再愤青了,可也没有必要非要去为生存对谁献媚。
借唐寅的诗共勉
桃花庵歌
明 唐寅
桃花坞里桃花庵,桃花庵下桃花仙。
桃花仙人种桃树,又摘桃花换酒钱。
酒醒只在花前坐,酒醉还来花下眠。
半醉半醒日复日,花落花开年复年。
但愿老死花酒间,不愿鞠躬车马前。
车尘马足显者事,酒盏花枝隐士缘。
若将显者比隐士,一在平地一在天。
若将花酒比车马,彼何碌碌我何闲。
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
不见五陵豪杰墓,无花无酒锄作田。